在电子厂房、数据中心等对静电防护要求极高的场所,防静电陶瓷砖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后续使用效果。然而,许多工程因施工环节的疏忽,导致瓷砖出现空鼓、静电性能不达标等问题,不仅增加维护成本,更埋下安全隐患。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防静电陶瓷砖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要点,助你避开常见 “雷区”。
施工前的基层处理是奠定良好基础的第一步。基层表面必须平整、干燥且无油污、浮尘等杂质。若基层存在凹凸不平的情况,需先用水泥砂浆进行找平处理,确保平整度误差控制在3 毫米以内。此外,含水率过高会影响瓷砖胶的粘性,因此基层含水率需控制在 8% 以下。有些施工团队为了赶工期,忽视基层含水率检测,结果瓷砖铺贴后不久就出现翘边、脱落现象,得不偿失。
瓷砖铺贴环节也大有讲究。建议采用专业的防静电瓷砖胶进行粘贴,相比普通瓷砖胶,其粘结力更强,且具备一定的导电性能,有助于静电的导出。在铺贴时,要使用齿形刮刀将瓷砖胶均匀涂抹在基层上,避免出现空鼓。同时,瓷砖之间需预留 1.5-2 毫米的缝隙,用于后续填缝处理,既能防止热胀冷缩导致瓷砖破裂,也便于进行防静电处理。
施工完成后,验收环节同样不容忽视。首先,要检查瓷砖表面是否平整,有无明显的高低差;其次,通过敲击瓷砖表面判断是否存在空鼓,空鼓率需控制在5% 以内。最重要的是,要使用专业的电阻测试仪检测瓷砖的表面电阻,确保其处于 10⁶-10⁹Ω 的标准范围内。若电阻值不达标,即便瓷砖外观完好,也无法起到有效的防静电作用。
总之,防静电陶瓷砖的施工是一项系统性工程,从基层处理到验收,每个环节都需严格把控。只有规范施工流程,才能确保防静电陶瓷砖发挥最佳性能,为场所安全保驾护航。
